争取做更贴最详细的装修日记-选了轩怡装修
基本情况介绍:
刚需首套。两个全职上班的上班族。无孩。都是硕士毕业不久,带书生气,不是非常会做沟通,有点较真会揪着问问题的那种。
租的房子就在买的房子是楼下,这种情况可能不多见,我们是计划好的,先定小区买房,后租到同一小区就好,没想到还能租在楼下,不过不是正对着的。不然装修可能更方便一点……所以我会天天回家看进度!
一、装修准备
买房前就开始考虑装修改户型的事情了,因为买的是二手房,所以可以看到一些卖方业主家里已经改过的样子,
这是原本的户型。
![]() |
基本槽点就是,卫生间和次卧里空出来的一块,本意是放洗衣机的,然后卫生间面积也比较大,我们看了很多家2室的微调,都觉得效果很一般,直到看到一家改成3室内的,觉得挺好。期间我和我先生也有过不同意见,基于承重墙排污采光等考虑,咨询过邻居,找过装修公司问意见,最后大致定了2、3个户型方案。但始终没有说非常肯定,想通过设计公司再确认一下。
一、敲定装修公司
最开始的思路是:设计师+装修队+有水电经验的亲戚全天来监工。在妈网上找了几家设计公司去询价,基本报价是,不足100方,按100方计算,然后最低价是200左右一个平方,粗略算一下,光设计费就是2万左右,可能会涉及到打个9折之类的,大概就是1.8万。因为我们一开始总预算就是想控制在7万左右,所以问完一圈设计公司以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理由如下:1、我们已经有比较喜欢的方案了,也看到有邻居实施了,可执行程度很高。2、没钱。
所以观点就变成了,装修公司VS装修队。
我把能问的邻居都问了一遍,我们所在的小区,用的装修队是很多的,就是便宜好用。期间也经邻居介绍,接触过一个装修队,优点:小区很熟,物业的人+房屋墙体结构都很熟悉,所以开展工作起来就比较顺。缺点:装修队比较不愿意动脑子,希望我们直接复制粘贴他做过的户型修改,转而对我们提出很多“建议”,目的就是不要搞太多花样,减轻他们工作量。在接触到装修队的人的时候,也有同感,人比较大大咧咧,问到的一些细节问题,回答都是一带而过,或者给出的做法,简单粗暴。聊完以后我们就放弃了邻居转介绍这种选择模式,转而去了妈妈网和土巴兔两个平台。
这个过程也非常漫长。
首先说一下我体会到的两家平台的特色:
1土巴兔:第三方监管,有点像天猫的模式。在该平台上可以按距离或者口碑模式筛选,约上门量房。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,土巴兔上签约,资金归土巴兔保管,期间每完成一个阶段,会有第三方的人上门检查资质,无误后,转钱给装修公司,再开始下一个阶段。
优点:资金有保障、第三方可以做质量查验。
缺点:有问题无法在平台渠道发声,只能双方“默默”解决,达不到曝光的效果。
2妈妈网:类似纯中介介绍平台,提供商家联系方式,双方自行签约。
优点:可以通过大量的帖子去了解装修细节、口碑,也可以通过帖子舆论压力给装修公司施压。有大量“志同道合”的人相互交流,有团购活动。
缺点:双方直接签约,资金无第三方监管,无免费第三方验收质量。
我选择了集中一个星期,邀请者两个平台指定给我的装修公司。另外,我通过筛选区域,在妈妈网上找到了一家口碑都很好的装修公司“靓佳”,单独自行主动联系;在家门口找了靓家居,就是说有三个渠道。
几家装修公司接触来下,基本是这样的:上门量房免费,但是,方案和价格不可以线上交流,必须去店铺里聊。
这样就会有个矛盾点:1、我不知道你的总报价会不会超过我的预算。2、我也不知道你给我安排的方案,是不是就是我一早拒绝的。然后就要跑很远去店铺里聊。太花时间了。
于是我提出了要求,对上门的装修公司进项了筛选。
1、可以不给详细单价预算,但要提供模块价格和总价格,比如,打拆部分总价多少,水电部分价格多少,总价合计多少。
2、可以不给方案设计图,用文字的方式描述下第三个小房间的大概设计思路(因为我这里已经有一个大概方案思路了。)
经过这两条筛选,我其实只和2家达成了一致意见,一个是靓佳,一个是轩怡。
靓佳是最爽快的一家,直接在线上给了单价和数量。总价也很低。我一直就听说靓佳做事是很有原则的,只接番禺的活儿,做事口碑很好,没有差评。而且,离家很近。
联系轩怡的时候,我是同时和轩怡还有优匠联系的,把2条要求复制粘贴给了两位公司的设计师,问能不能接受的?另外一家说不行,必须先来店铺聊,我回复,那就不必来上门量房了。轩怡的设计师稍延迟了一下,回复说可以,先量房细节顺便聊聊。我保留了轩怡,备注了下设计师---文朝。
这样我就筛选到具体讨论价格的只有2家装修公司。
我先找的靓佳,理由如下:1报价低(期间去过一次轩怡店铺,简单聊了下,知道了报价),又离家近。2轩怡的报价单,我们很不适应,是按照空间来的,比如客厅餐厅、房间、厨房,然后每一个区域下面,再给出项目,比如地面找平、墙面天花基膜处理,扇灰、油漆等工序,就在不同的区域里重复出现。这就出现一个矛盾点,你报价的时候,是从空间角度,但是你做工的时候,是按装修顺序来的。我报价能看到每一个空间花了多少钱,但是我作为业主,需要直观感受到的是,当前完成了哪一个流程,这个流程花了我多少钱。
还记得当时跟设计师文朝面对面吐槽,说,你们这么做,最适合的客户是那些做居改的客户,改个厨房多少钱卫生间多少。我这样全屋做装修的,你最好还是提供另外一种报价单好。
嗯,文朝能说啥,他要能改还做设计师干嘛。
基于以上因素,我先找了靓佳,周日的下午,从4点多见到面,聊到快7点,过程是按照给的报价单,一项一项核实的,问的很详细,比如用的水电管什么优缺点,是否可以升级,哪个环节用的什么工艺,我这个改动想法能不能实施,有什么障碍,面积怎么算的。老李都回答得很细致,还用现场展示给我们讲解。接触期间也觉得老李人很实在,给了很多建议。我们觉得第一次沟通非常顺畅。前面背景介绍时,我已经说了,我们两个人,都有点较真,对于不懂的地方喜欢问到底,这次老李让我们学到了很多,我们其实已经偏向请靓佳做了。
期间也微信沟通几次,老李还建议我们看家博会什么的,只要看不要定,我们都是对靓佳很有好感的。
所以你们以为我们最后选了靓佳是吗?
我也以为是,但是没有。
谈崩的过程非常的戏剧性,周末傍晚我和老李约了下时间(白天都是跑建材跑家博会了),想晚上再细聊下,就定他家了。但是我先生沟通过程中,突然提出,能不能在完工后,等一段时间再给剩余的工钱(之前我们并没有讨论这个问题),老李就激动了,连连摆手,我们觉得这个反应太激烈了,不知道怎么回事。但是我先生还是坚持问,如果钱全给了,后面质量有问题,怎么解决?老李大意说,1公司有资质出大问题都可以提到法院;2妈妈网口碑他们非常在乎,从来没有差评;3店铺离家很近可以直接找上门。
这个时候,我们“书生气”又不合时宜的上线了,听起来就是,只有舆论压力或者法律手段来施压了,如果说出现那种,小的问题,我们还喊得动你们上门吗?很迅速回答,可以的,不行你们都可以直接上门。我们当时就是对这个回复措施不是很满意。
因为,一完工就马上交齐款,后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,没有等待期去观察,纯靠舆论施工单位的良心,或者说强硬的法律手段,都不是我们希望的,最理想的,就是说可以有部分钱压住装修公司,等一个观察期后,再支付最后的余额。
老李不废话了,直接起身说不做这单了。我们很意外,因为我们始终没有用一个强硬的态度要求,必须怎样怎样,就是在表达要求之后,问,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,可以双方各退一步的。但是老李同志就说不干了。最后走的时候大意是这么说的:你们就是不信任我们,我们最烦那种,在网上找了这个那个的来质问我们,不信任还合作什么。
行,这事就这么结了。留我们两个人在空房里面面相觑,愕然不已。没有任何缓冲。
结束后,我们自检了一番也总结了一番,靓佳的性质,有那么点装修队的意思,也就是说,老板的脾气性格,决定了一切。合胃口合眼缘的,一拍即合最好,问的多了,经验师傅觉得你是在质疑、怀疑他。但是,我们除了相信口碑相信舆论压力时,也在乎契约精神,就是你白纸黑字商量好的东西。靓佳这里,更多是,无形的相互信任。比如,第一次聊得时候,有说过,可以先开工后面再聊细节,也和我们说过,有和业主不签合同直接施工也很顺利的。这个观点,和我们的习惯是相违背的。我们就是想在未开工前,把能落实的方案、细节全落实,哪怕芝麻大的事情只要我知道我就会问(显得很啰嗦),在未知道结果前,把坏结果考虑进去,给出对策(悲观主义者……)。什么都是相互信任其实不要合同也是可以的。但是我们习惯把坏结果以及坏结果对应的措施也考虑进去。
下楼的时候,先生突然问了我一句,如果在装修期间,你和他有不同的意见,他会不会也像这样,甩手就走?我没回答。
总结下里就是,大家理念不同吧。
虽然未选择靓佳,我还是会说,这是一家不错的装修公司,只要你也是这样脾气相投的就好。另外,老板可以改进下普通话吗,我们交流起来经常是连蒙带猜的。
OK ,我的Plan B派上用场了,我找回了轩怡,提供了预计做的电位(水电是装修公司费用大头),提供了我做的全屋效果图(酷家乐免费软件),问了支付方式以及后期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(抛出细节要求,提出所有的疑虑)。在线上提出要求,等待对方给我回答。轩怡的速度一如既往的快,第二天晚上就收到了报价,注意,轩怡始终保持了最开始的承诺,给总价,不给单价的方式。但还是能看到,他们收的工程管理费是比较高的,去到了14%。妈妈网里有小伙伴请了第三方监理陪签服务,把几家能拿的报价都扒了一遍的,我才有底气和轩怡讨论这个。
几次线上较量下来,我整体的感觉是,设计师文朝还是很擅长和客户打交道,我这种喜欢“打破砂锅问到底”的处女座,属于“难缠”户,竟然都没有出现发脾气或者一点点不客气的态度。你问什么我答什么,你有什么顾虑我给你什么策略。基本上算是,交流中先看中设计师,再去搜的轩怡背景。
说是在广州做了20来年,抱歉,我来广州时间太短也不从事这个行业,你说多少年就多少年吧,嗯,你家是直接和师傅签约的?挺好,公司文化还不错。哎,有个帖子说做完没多久就有小缝的呢,嗯,下面就是轩怡的回复了说马上联系上门修复,公关倒挺快。这家也用的轩怡呀,标题就是感谢轩怡的,真这么厉害?
消息有好有坏,不好判断。线上该聊的细节都差不多了,别纠结了,直接来谈价格吧。我之前做过调查,我在的小区里,其实装修需求很旺盛,地铁房+电梯房,使得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刚需搬进来,但是房龄又有20年,是必须装修的。除了本小区,周围还有大量的步梯老楼,只要搬过来就是要装修,做好我这单,等于是打了广告。老房的局改卫生间厨房修补需求也是很多的。就看你想不想在我这里做大口碑。我也不想在工艺材料上砍什么,毕竟干活的师傅吃的力气饭不容易,也怕压狠了你给我乱来,但你这七七八八的管理费什么,是不是可以退让点?
我说了各种做我们这个小区的好处,虽然总价没有压到心理预期,但也是少了一些的。我不想再花时间做选择,也确实觉得设计师文朝不错(没错,一个好员工是公司的代言人,哈哈哈),签约了。最后约定的价格7.4万。且标明上浮不得超过5%。
选择装修公司到此结束。但在这一阶段里,我想和大家提供几个信息:
1绝大部分装修公司都是不肯线上给价格的,我的办法是,提出给总价的要求以筛选公司。同时也可以看下,装修公司能否妥善处理你提出的需求。时间多的朋友,确可以一家家上门谈,肯定到手的信息更详细。
2装修公司半包的水电材料是不可以更换的,理由是,埋在里面的料,如果以后出问题不知道是谁的。用料好坏,自己判断。
3第一次量房前,把自己的需求想好,尽可能向设计师提出各种问题,在对方应对你的要求或者提问的时候,至少可以判断出沟通能力。不放心的,多找两家,提出相同的问题,看不同的装修公司回答的情况,再综合判断。
大规模的装修公司,流程化管理过的人,做事条理性好一点,能比较快的点对点讨论问题(有木有和对方聊着聊着就不是讨论问题本身的经历?),流程更全面点。反过来,如果是装修队或者小规模装修公司,好不好就看领队人的脾气和性格,个人因素不够稳定,所以,可能会超出一般装修公司的水平,也可能会低于。
选完了装修公司,但我不会讲我选的就是好的,我要说的是,选择装修公司,就是一个运气事。因为到这个阶段接触到的是设计师,我们按最正常的思路去推,一个读完大学的,所学专业是设计类的,又懂点施工工艺,相比那些师傅,算是知识分子了。你和“文化人”打交道肯定容易点,但是,最后你家搞成什么样子,用的料是不是约好的,工艺有没有偷懒,还是那些靠手艺吃饭的师傅做的。
所以……以我为案例检验轩怡!我会天天回去看,及时更新进度,拭目以待吧!
二、开工
开工前要做什么准备?
带着装修公司去报建,按小区要求,让装修公司提供好图纸,资质证明等(公司一手办好),我带着钱带着文朝,还有第一次见面的赖工,到了物业处,签字啊签字啊还有摁手印……最重要的,交钱。押金和电梯使用费。确认了垃圾的处理方式,小区内有集中点,垃圾不得过夜。
还记得那是个风和日丽的下午,我穿着我的机器猫卫衣请了假回小区办的,一路小跑,办完手续,物业工程处的经理还特意上门,告诉我们哪些是柱哪些是梁,哪里要做重点防水,做到什么工艺,等于是,物业对施工方交代了一番,我除了记得区域,专业名词和施工手法真是记不住,还有,普及普通话多么重要啊!我现在只能听懂简单的粤语啊喂!
行,周三办的手续,我问什么时候能开工?回答是,周四一天要做点准备,最快周五开工。我又问啦,我这里还要做什么准备工作?回答,邻居要告知,特别是楼下的房顶要拍照。
行吧,我摁了门铃,很好,家里没人。只能等晚上下班了。晚上家里倒是有人的,先是个男性老者,隔着铁门,一顿让我回到最英语阅读理解的连蒙带猜状态的对话,还是没有让对方明白,这时后面来了个年轻人,我惊喜了,简单说明了来意,好的,对方并没有对我们放下戒备,仍然隔着铁门。行吧,能说上话就好。
我们说明了来意,说希望找个时间,可以进屋拍下房间屋顶情况。对方说,嗯,我可以拍好把照片给你,你不要进来。而且只要厨房和卫生间就可以了。这边装修公司表明,还是我们进去拍照好一点,而且,重点不是在厨房和卫生间,而是客厅和房间。只拍屋顶就可以。双方协商了下,双休找时间上门拍照。
行吧,虽然不是很顺畅,人家也同意了的。那就周五不能开工,等周一了。
周六跑一天建材,十公里(建材篇稍后)。周六晚上回来,敲了门,定了下周日早上10点,进门拍下天花。同时约好装修公司陪同。周日,由于装修公司来后,先去要装修的屋子里讨论下墙门问题,就耽误了20多分钟,再去楼下敲门,女性长者开门的,大意就是,儿子等你们等了等了3个小时,你们都不来,出去了。再问什么时候回来,答12点。嗯,是我们的问题,没有严格按照约定的时间到。于是返回楼上继续讨论,一到12点,直冲楼下敲门,这次开门的是男孩子,一看是我们,扭头对客厅喊,他们又来了!我们问你儿子在家吗?答,不在。
不是说12点回来吗?
我哪知道你们还会再来,随口乱说的。然后就是一顿描述上午等了我们3个小时如何如何。
我们几个人站在门口不知如何是好,年轻业主回来了,一身汗一身运动装扮。由于他要进门回家,于是我们终于有了一次踏入他家门口的机会。
举起手机拍了几张,男性老者从厨房冲出来了,用比较难懂的普通话话但是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了不满:你们是谁为什么要跑到我家来走来走去,还要拍照。我挣扎着解释了3遍(这里的3遍不是虚词!),看了眼年轻业主,无任何协助交流的眼神,放弃了,任由男老人家挥舞着锅铲在我们身后叽里咕噜。女性老人家坐在沙发里看电视,小孩子站一旁玩玩具。一会,女老人家开口了,大意是,你这样拍照不就是不想逃脱责任吗,告诉你我家有任何损失我都要找你麻烦。
嗯……我抬头看了下卫生间方向的梁下,已经掉了一半的墙皮,内心……。
我不好意思站进去,只在玄关处,拍了客厅,赖工去了阳台拍了照片,准备去下房间,男主人制止了,房间你不要去,我拍照传给你就行了。行吧,我也不敢久留,走之前加了微信,等着男主人给我传他拍好的照片吧。
一出门,赖工就说,不拍照,怎么知道他房间里的实际情况?客厅天花都这样了,阳台天花水管处也爆了,房里肯定也有问题啊,他估计只给你拍好的地方。
我先生也是说我,好不容易进来一下,就赖着多拍点啊。
我不服气了啊,男主人都说了好几遍,房间是不给进的,你还能在别人家里强行进去拍照啊?接触到现在了,好不好沟通还看不出来吗?留在那里能争取到什么?
得,照片拿了,12点早过了,又说回了一点墙面处理的事,肚子也撑不住了。装修公司回去了。临走前,赖工说,照片要给到物业处留存做记录的,到时候施工,万一楼下真的有什么被影响了,看原照片至少能知道,到底是原有的,还是我们的责任。行吧,等到下午物业上班了,沟通完的结果就是,物业不管这个不会做记录,业务自行保留记录。
在这里我就不发表任何观点了。纯粹记流水账,体现咱们“装修日记”日记两个字。
该做的准备全做好了,等周一开工吧。我特意请了半天假,在家等师傅上门。
开工第一天---打拆项目
群里约好8点20的,稍微迟了一点,能理解,这个点正常就是上班高峰期。我按约定时间开门等着,先来的是打拆师傅,从口音判断是家庭式的。以壮年男师傅为首。进门,我就先打招呼,下手都尽量轻点,楼下邻居比较不容易沟通,尽量避免矛盾,能用小工具用小的,大的物业也不允许。师傅说好。
然后是和我确认下,哪些要拆的,哪些要保留的。保留项有一个完整的厨房吊柜,还有所有灯(都是比价新的)。
其实这个环节,我会有点不很明白。师傅上门前,没有看基本图吗?没做好沟通?不知道哪些是称重剪力?我也问了下赖工,说是讲了的。我就当是打拆师傅做事谨慎,需要和业主再确认吧。
顺序是这样的,打拆师傅先到,问了我保留项目,开始先拆木地板和厨房---然后赖工到场,两者对打拆细节再现场沟通,开始地板和墙面的同步拆除,还有木门以及厨房+阳台的推拉门。
![]() |
期间我下楼回家做了点家务,找了个口罩,没一会被我叔喊上去了,说得要个门禁卡,嗯,这倒是我忘了。另外,不准备换的防盗门,被师傅撬木门的时候,给压扁了……然后就是打电话通知煤气公司上门拆除燃气管道(记住,这个工作本应该在上周五电话约好,这样周一就可以同步完成拆除),现在等周二下午上门拆。我在看室内,拆下来的木地板已经运走,开始铲墙皮了,速度很快。我看着也挺好的。突然事情就来了。
合同里写好,打拆地板,只做5厘米以内的,现在拆出来,发现我家竟然有10厘米。这属于个增项。我把这个消息单独告诉了文朝,文朝说,这个不算漏报,地板是得敲完才知道的。嗯,这个增项我认的。这个不是问题啊,问题是,师傅搞了两下,就说,地太难打了,还厚的很,冲击钻是钻不动的,要用小风暴。然后,楼下可能会掉灰。说完,我就想起了那个坐在沙发看电视的女性长者对我的“忠告”。
这怎么行呢?万一刚开工,老人家就上门,找我麻烦,要我赔他家全屋顶,还有装修,还有因为装修要住的酒店钱,咋办!穷啊!我要是有钱,我就去土豪取买房了啊!
我说还是用小工具吧,你这个地方看起来也没那么厚没那么结实啊,一小块一小块往前推进,也是能做完的啊,我又不催你工期,你打拆工作可以慢点没事啊。
打拆师傅就说,你看到的地方,因为这里地面有空鼓的,所以好拆,你客厅中间地段很结实的。
你不要一上来就想从中间打开,再往四周辐射铲的方式啊,就按阳台边慢慢往里面铲也是可以的啊!
双方理论不下来,我叔也不废话,拿了冲击钻,就开始现身说法,像开槽一样的方式,从阳台边空鼓的地方,慢慢打小槽,一直打到监理说的不空鼓的坚硬区域。放下冲击钻,说,我试了,没那么难打,而且边缘看着是10里面,约往里打层厚越浅,没有10立马那么厚。
师傅想用大的,无非就是想做快点,省力气,但是没有考虑到我们业主的顾虑。毕竟,装修期间发生纠纷,后果是可大可小的。
附上叔叔的打钻现场。
![]() |
好了,现在就是业主有要求,施工方说有困难。听谁的?
我也不会只觉得自己家的就绝对的正确,找个大家都服气的第三个人来比较稳妥,于是找了轩怡番禺分公司工程部经理万工,希望他能实地过来看下,给一个折中方案。万工说,今天的行程已经全部安排满了,没时间来现场,明天一定到。我悄悄问了叔叔是不是确实可以用冲击钻完成打拆,叔叔说完全可以。这个话我也给到万工了,万工的回复就比较实在,说,原本打拆工作安排了3-4天,现在用小工具就可能要用到6-7天,这个成本很高,工人也不愿意这么耗着。我就问,用小风炮的话能不能保证楼下没事。回答,按之前拍到的照片,可能会掉灰掉点皮。我说那你这个回答就是没考虑我们业主的利益啊,楼是个老楼,况且之前你也是和物业接触过的,哪些要注意的事项你是知道的嘛。
(这里我要说明一下,物业说不给用大功率的指的是冲击锤,轩怡是遵守了的没有带进场。我也不可能枉顾全栋楼的安全。只因为我们楼下业务的房屋条件不好,几次沟通效果又差,所以稍稍大一点功率的工具我都不想用,只敢用最小功率的。如果楼下房屋条件好,正常是可以用的。)
最后就是,明天到现场来,万工给最后的打拆办法。
就开工了2、3个小时而已,就会有各种问题,我突然想到妈妈网里这两天,大家吐槽某赞用的沙子竟然是海沙,有大量的贝壳在里面!
只请了半天假,还要赶回去上班,出门时我又瞄了一眼被压扁的防盗门边,想起赖工跟我说的,没事!后期做门框可以挡住的,心里真是……
(装修材料知识储备以及实地跑建材市场的贴稍后补充)
基本情况介绍:
刚需首套。两个全职上班的上班族。无孩。都是硕士毕业不久,带书生气,不是很会做沟通,有点较真会揪着问问题的那种。
租的房子就在买的房子是楼下,这种情况可能不多见,我们是计划好的,先定小区买房,后租到同一小区就好,没想到还能租在楼下,不过不是正对着的。不然装修可能更方便一点……所以我会天天回家看进度!
一、装修准备
买房前就开始考虑装修改户型的事情了,因为买的是二手房,所以可以看到一些卖方业主家里已经改过的样子,
![]() |
这是原本的户型。
![]() |
基本槽点就是,卫生间和次卧里空出来的一块,本意是放洗衣机的,然后卫生间面积也比较大,我们看了很多家2室的微调,都觉得效果很一般,直到看到一家改成3室内的,觉得挺好。期间我和我先生也有过不同意见,基于承重墙排污采光等考虑,咨询过邻居,找过装修公司问意见,最后大致定了2、3个户型方案。但始终没有说非常肯定,想通过设计公司再确认一下。
一、敲定装修公司
最开始的思路是:设计师+装修队+有水电经验的亲戚全天来监工。在妈网上找了几家设计公司去询价,基本报价是,不足100方,按100方计算,然后最低价是200左右一个平方,粗略算一下,光设计费就是2万左右,可能会涉及到打个9折之类的,大概就是1.8万。因为我们一开始总预算就是想控制在7万左右,所以问完一圈设计公司以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理由如下:1、我们已经有比较喜欢的方案了,也看到有邻居实施了,可执行程度很高。2、没钱。
所以观点就变成了,装修公司VS装修队。
我把能问的邻居都问了一遍,我们所在的小区,用的装修队是很多的,就是便宜好用。期间也经邻居介绍,接触过一个装修队,优点:小区很熟,物业的人+房屋墙体结构都很熟悉,所以开展工作起来就比较顺。缺点:装修队比较不愿意动脑子,希望我们直接复制粘贴他做过的户型修改,转而对我们提出很多“建议”,目的就是不要搞太多花样,减轻他们工作量。在接触到装修队的人的时候,也有同感,人比较大大咧咧,问到的一些细节问题,回答都是一带而过,或者给出的做法,简单粗暴。聊完以后我们就放弃了邻居转介绍这种选择模式,转而去了妈妈网和土巴兔两个平台。
这个过程也非常漫长。
首先说一下我体会到的两家平台的特色:
1土巴兔:第三方监管,有点像天猫的模式。在该平台上可以按距离或者口碑模式筛选,约上门量房。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,土巴兔上签约,资金归土巴兔保管,期间每完成一个阶段,会有第三方的人上门检查资质,无误后,转钱给装修公司,再开始下一个阶段。
优点:资金有保障、第三方可以做质量查验。
缺点:有问题无法在平台渠道发声,只能双方“默默”解决,达不到曝光的效果。
2妈妈网:类似纯中介介绍平台,提供商家联系方式,双方自行签约。
优点:可以通过大量的帖子去了解装修细节、口碑,也可以通过帖子舆论压力给装修公司施压。有大量“志同道合”的人相互交流,有团购活动。
缺点:双方直接签约,资金无第三方监管,无免费第三方验收质量。
我选择了集中一个星期,邀请者两个平台指定给我的装修公司。另外,我通过筛选区域,在妈妈网上找到了一家口碑都很好的装修公司“靓佳”,单独自行主动联系;在家门口找了靓家居,就是说有三个渠道。
几家装修公司接触来下,基本是这样的:上门量房免费,但是,方案和价格不可以线上交流,必须去店铺里聊。
这样就会有个矛盾点:1、我不知道你的总报价会不会超过我的预算。2、我也不知道你给我安排的方案,是不是就是我一早拒绝的。然后就要跑很远去店铺里聊。太花时间了。
于是我提出了要求,对上门的装修公司进项了筛选。
1、可以不给详细单价预算,但要提供模块价格和总价格,比如,打拆部分总价多少,水电部分价格多少,总价合计多少。
2、可以不给方案设计图,用文字的方式描述下第三个小房间的大概设计思路(因为我这里已经有一个大概方案思路了。)
经过这两条筛选,我其实只和2家达成了一致意见,一个是靓佳,一个是轩怡。
靓佳是最爽快的一家,直接在线上给了单价和数量。总价也很低。我一直就听说靓佳做事是很有原则的,只接番禺的活儿,做事口碑很好,没有差评。而且,离家很近。
联系轩怡的时候,我是同时和轩怡还有优匠联系的,把2条要求复制粘贴给了两位公司的设计师,问能不能接受的?另外一家说不行,必须先来店铺聊,我回复,那就不必来上门量房了。轩怡的设计师稍延迟了一下,回复说可以,先量房细节顺便聊聊。我保留了轩怡,备注了下设计师---文朝。
这样我就筛选到具体讨论价格的只有2家装修公司。
我先找的靓佳,理由如下:1报价低(期间去过一次轩怡店铺,简单聊了下,知道了报价),又离家近。2轩怡的报价单,我们很不适应,是按照空间来的,比如客厅餐厅、房间、厨房,然后每一个区域下面,再给出项目,比如地面找平、墙面天花基膜处理,扇灰、油漆等工序,就在不同的区域里重复出现。这就出现一个矛盾点,你报价的时候,是从空间角度,但是你做工的时候,是按装修顺序来的。我报价能看到每一个空间花了多少钱,但是我作为业主,需要直观感受到的是,当前完成了哪一个流程,这个流程花了我多少钱。
还记得当时跟设计师文朝面对面吐槽,说,你们这么做,最适合的客户是那些做居改的客户,改个厨房多少钱卫生间多少。我这样全屋做装修的,你最好还是提供另外一种报价单好。
嗯,文朝能说啥,他要能改还做设计师干嘛。
基于以上因素,我先找了靓佳,那是个周日的下午,从4点多见到面,聊到快7点,过程是按照给的报价单,一项一项核实的,问的很详细,比如用的水电管什么优缺点,是否可以升级,哪个环节用的什么工艺,我这个改动想法能不能实施,有什么障碍,面积怎么算的。老李都回答得很细致,还用现场展示给我们讲解。接触期间也觉得老李人很实在,给了很多建议。我们觉得第一次沟通非常顺畅。前面背景介绍时,我已经说了,我们两个人,都有点较真,对于不懂的地方喜欢问到底,这次老李让我们学到了很多,我们其实已经偏向请靓佳做了。
期间也微信沟通几次,老李还建议我们看家博会什么的,只要看不要定,我们都是对靓佳很有好感的。
所以你们以为我们最后选了靓佳是吗?
我也以为是,但是没有。
谈崩的过程非常的戏剧性,周末傍晚我和老李约了下时间(白天都是跑建材跑家博会了),想晚上再细聊下,就定他家了。但是我先生沟通过程中,突然提出,能不能在完工后,等一段时间再给剩余的工钱(之前我们并没有讨论这个问题),老李就激动了,连连摆手,我们觉得这个反应太激烈了,不知道怎么回事。但是我先生还是坚持问,如果钱全给了,后面质量有问题,怎么解决?老李大意说,1公司有资质出大问题都可以提到法院;2妈妈网口碑他们非常在乎,从来没有差评;3店铺离家很近可以直接找上门。
这个时候,我们“书生气”又不合时宜的上线了,听起来就是,只有舆论压力或者法律手段来施压了,如果说出现那种,小的问题,我们还喊得动你们上门吗?很迅速回答,可以的,不行你们都可以直接上门。我们当时就是对这个回复措施不是很满意。
因为,一完工就马上交齐款,后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,没有等待期去观察,纯靠舆论施工单位的良心,或者说强硬的法律手段,都不是我们希望的,最理想的,就是说可以有部分钱压住装修公司,等一个观察期后,再支付最后的余额。
老李不废话了,直接起身说不做这单了。我们很意外,因为我们始终没有用一个强硬的态度要求,必须怎样怎样,就是在表达要求之后,问,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,可以双方各退一步的。但是老李同志就说不干了。最后走的时候大意是这么说的:你们就是不信任我们,我们最烦那种,在网上找了这个那个的来质问我们,不信任还合作什么。
行,这事就这么结了。留我们两个人在空房里面面相觑,愕然不已。没有任何缓冲。
结束后,我们自检了一番也总结了一番,靓佳的性质,有那么点装修队的意思,也就是说,老板的脾气性格,决定了一切。合胃口合眼缘的,一拍即合最好,问的多了,经验师傅觉得你是在质疑、怀疑他。但是,我们除了相信口碑相信舆论压力时,也在乎契约精神,就是你白纸黑字商量好的东西。靓佳这里,更多是,无形的相互信任。比如,第一次聊得时候,有说过,可以先开工后面再聊细节,也和我们说过,有和业主不签合同直接施工也很顺利的。这个观点,和我们的习惯是相违背的。我们就是想在未开工前,把能落实的方案、细节全落实,哪怕芝麻大的事情只要我知道我就会问(显得很啰嗦),在未知道结果前,把坏结果考虑进去,给出对策(悲观主义者……)。什么都是相互信任其实不要合同也是可以的。但是我们习惯把坏结果以及坏结果对应的措施也考虑进去。
下楼的时候,先生突然问了我一句,如果在装修期间,你和他有不同的意见,他会不会也像这样,甩手就走?我没回答。
总结下里就是,大家理念不同吧。
虽然未选择靓佳,我还是会说,这是一家不错的装修公司,只要你也是这样脾气相投的就好。另外,老板可以改进下普通话吗,我们交流起来经常是连蒙带猜的。
OK ,我的Plan B派上用场的,我找回了轩怡,提供了预计做的电位(水电是装修公司费用大头),提供了我做的全屋效果图(酷家乐免费软件),问了支付方式以及后期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(抛出我的细节要求,提出我所有的疑虑)。在线上提出要求,等待对方给我回答。轩怡的速度一如既往的快,第二天晚上就收到了报价,注意,轩怡始终保持了最开始的承诺,给总价,不给单价的方式。但还是能看到,他们收的工程管理费是比较高的,去到了14%。妈妈网里有小伙伴请了第三方监理陪签服务,把几家能拿的报价都扒了一遍的,我才有底气和轩怡讨论这个。
几次线上较量下来,我整体的感觉是,设计师文朝还是很擅长和客户打交道,我这种喜欢“打破砂锅问到底”的处女座,属于“难缠”户,竟然都没有出现发脾气或者一点点不客气的态度。你问什么我答什么,你有什么顾虑我给你什么策略。基本上算是,交流中先看中设计师,再去搜的轩怡背景。
说是在广州做了20来年,抱歉,我来广州时间太短也不从事这个行业,你说多少年就多少年吧,嗯,你家是直接和师傅签约的?挺好,公司文化还不错。哎,有个帖子说做完没多久就有小缝的呢,嗯,下面就是轩怡的回复了说马上联系上门修复,公关倒挺快。这家也用的轩怡呀,标题就是感谢轩怡的,真这么厉害?
消息有好有坏,不好判断。线上该聊的细节都差不多了,别纠结了,直接来谈价格吧。我之前做过调查,我在的小区里,其实装修需求很旺盛,地铁房+电梯房,使得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刚需搬进来,但是房龄又有20年,是必须装修的。除了本小区,周围还有大量的步梯老楼,只要搬过来就是要装修,做好我这单,等于是打了广告。老房的局改卫生间厨房修补需求也是很多的。就看你想不想在我这里做大口碑。我也不想在工艺材料上砍什么,毕竟干活的师傅吃的力气饭不容易,也怕压狠了你给我乱来,但你这七七八八的管理费什么,是不是可以退让点?
我说了各种做我们这个小区的好处,虽然总价没有压到心理预期,但也是少了一些的。我不想再花时间做选择,也确实觉得设计师文朝不错(没错,一个好员工是公司的代言人,哈哈哈),签约了。最后约定的价格7.4万。且标明上浮不得超过5%。
选择装修公司到此结束。但在这一阶段里,我想和大家提供几个信息:
1绝大部分装修公司都是不肯线上给价格的,我的办法是,提出给总价的要求以筛选公司。同时也可以看下,装修公司能否妥善处理你提出的需求。时间多的朋友,确可以一家家上门谈,肯定到手的信息更详细。
2装修公司半包的水电材料是不可以更换的,理由是,埋在里面的料,如果以后出问题不知道是谁的。用料好坏,自己判断。
3第一次量房前,把自己的需求想好,尽可能向设计师提出各种问题,在对方应对你的要求或者提问的时候,至少可以判断出沟通能力。不放心的,多找两家,提出相同的问题,看不同的装修公司回答的情况,再综合判断。
大规模的装修公司,流程化管理过的人,做事条理性好一点,能比较快的点对点讨论问题(有木有和对方聊着聊着就不是讨论问题本身的经历?),流程更全面点。反过来,如果是装修队或者小规模装修公司,好不好就看领队人的脾气和性格,个人因素不够稳定,所以,可能会超出一般装修公司的水平,也可能会低于。
选完了装修公司,但我不会讲我选的就是好的,我要说的是,选择装修公司,就是一个运气事。因为到这个阶段接触到的是设计师,我们按最正常的思路去推,一个读完大学的,所学专业是设计类的,又懂点施工工艺,相比那些师傅,算是知识分子了。你和“文化人”打交道肯定容易点,但是,最后你家搞成什么样子,用的料是不是约好的,工艺有没有偷懒,还是那些靠手艺吃饭的师傅做的。
所以……以我为案例检验轩怡!我会天天回去看,及时更新进度,拭目以待吧!
基本情况介绍:
刚需首套。两个全职上班的上班族。无孩。都是硕士毕业不久,带书生气,不是很会做沟通,有点较真会揪着问问题的那种。
租的房子就在买的房子是楼下,这种情况可能不多见,我们是计划好的,先定小区买房,后租到同一小区就好,没想到还能租在楼下,不过不是正对着的。不然装修可能更方便一点……所以我会天天回家看进度!
买房前就开始考虑装修改户型的事情了,因为买的是二手房,所以可以看到一些卖方业主家里已经改过的样子,
![]() |
这是原本的户型。
![]() |
基本槽点就是,卫生间和次卧里空出来的一块,本意是放洗衣机的,然后卫生间面积也比较大,我们看了很多家2室的微调,都觉得效果很一般,直到看到一家改成3室内的,觉得挺好。期间我和我先生也有过不同意见,基于承重墙排污采光等考虑,咨询过邻居,找过装修公司问意见,最后大致定了2、3个户型方案。但始终没有说非常肯定,想通过设计公司再确认一下。
敲定装修公司:最开始的思路是,设计师+装修队+有水电经验的亲戚全天来监工。在妈网上找了几家设计公司去询价,基本报价是,不足100方,按100方计算,然后最低价是200左右一个平方,粗略算一下,光设计费就是2万左右,可能会涉及到打个9折之类的,大概就是1.8万。因为我们一开始总预算就是想控制在7万左右,所以问完一圈设计公司以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理由如下:1、我们已经有比较喜欢的方案了,也看到有邻居实施了,可执行程度很高。2、没钱。
所以观点就变成了,装修公司VS装修队。
我把能问的邻居都问了一遍,我们所在的小区,用的装修队是很多的,就是便宜好用。期间也经邻居介绍,接触过一个装修队,优点:小区很熟,物业的人+房屋墙体结构都很熟悉,所以开展工作起来就比较顺。缺点:装修队比较不愿意动脑子,希望我们直接复制粘贴他做过的户型修改,转而对我们提出很多“建议”,目的就是不要搞太多花样,减轻他们工作量。在接触到装修队的人的时候,也有同感,人比较大大咧咧,问到的一些细节问题,回答都是一带而过,或者给出的做法,简单粗暴。聊完以后我们就放弃了邻居转介绍这种选择模式,转而去了妈妈网和土巴兔两个平台。
这个过程也非常漫长。
首先说一下我体会到的两家平台的特色:
1、土巴兔:第三方监管,有点像天猫的模式。在该平台上可以按距离或者口碑模式筛选,约上门量房。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,土巴兔上签约,资金归土巴兔保管,期间每完成一个阶段,会有第三方的人上门检查资质,无误后,转钱给装修公司,再开始下一个阶段。
优点:资金有保障、第三方可以做质量查验。
缺点:有问题无法在平台渠道发声,只能双方“默默”解决,达不到曝光的效果。
2、妈妈网:类似纯中介介绍平台,提供商家联系方式,双方自行签约。
优点:可以通过大量的帖子去了解装修细节、口碑,也可以通过帖子舆论压力给装修公司施压。有大量“志同道合”的人相互交流,有团购活动。
缺点:双方直接签约,资金无第三方监管,无免费第三方验收质量。
我选择了集中一个星期,邀请者两个平台指定给我的装修公司。另外,我通过筛选区域,在妈妈网上找到了一家口碑都很好的装修公司“靓佳”,单独自行主动联系;在家门口找了靓家居,就是说有三个渠道。
几家装修公司接触来下,基本是这样的:上门量房免费,但是,方案和价格不可以线上交流,必须去店铺里聊。
这样就会有个矛盾点:1、我不知道你的总报价会不会超过我的预算。2、我也不知道你给我安排的方案,是不是就是我一早拒绝的。然后就要跑很远去店铺里聊。太花时间了。
于是我提出了要求,对上门的装修公司进项了筛选。
1、可以不给详细单价预算,但要提供模块价格和总价格,比如,打拆部分总价多少,水电部分价格多少,总价合计多少。
2、可以不给方案设计图,用文字的方式描述下第三个小房间的大概设计思路(因为我这里已经有一个大概方案思路了。)
经过这两条筛选,我其实只和2家达成了一致意见,一个是靓佳,一个是轩怡。
靓佳是最爽快的一家,直接在线上给了单价和数量。总价也很低。我一直就听说靓佳做事是很有原则的,只接番禺的活儿,做事口碑很好,没有差评。而且,离家很近。
联系轩怡的时候,我是同时和轩怡还有优匠联系的,把2条要求复制粘贴给了两位公司的设计师,问能不能接受的?另外一家说不行,必须先来店铺聊,我回复,那就不必来上门量房了。轩怡的设计师稍延迟了一下,回复说可以,先量房细节顺便聊聊。我保留了轩怡,备注了下设计师---文朝。
这样我就筛选到具体讨论价格的只有2家装修公司。
我先找的靓佳,理由如下:1报价低(期间去过一次轩怡店铺,简单聊了下,知道了报价),又离家近。2轩怡的报价单,我们很不适应,是按照空间来的,比如客厅餐厅、房间、厨房,然后每一个区域下面,再给出项目,比如地面找平、墙面天花基膜处理,扇灰、油漆等工序,就在不同的区域里重复出现。这就出现一个矛盾点,你报价的时候,是从空间角度,但是你做工的时候,是按装修顺序来的。我报价能看到每一个空间花了多少钱,但是我作为业主,需要直观感受到的是,当前完成了哪一个流程,这个流程花了我多少钱。
还记得当时跟设计师文朝面对面吐槽,说,你们这么做,最适合的客户是那些做居改的客户,改个厨房多少钱卫生间多少。我这样全屋做装修的,你最好还是提供另外一种报价单好。
嗯,文朝能说啥,他要能改还做设计师干嘛。
基于以上因素,我先找了靓佳,那是个周日的下午,从4点多见到面,聊到快7点,过程是按照给的报价单,一项一项核实的,问的很详细,比如用的水电管什么优缺点,是否可以升级,哪个环节用的什么工艺,我这个改动想法能不能实施,有什么障碍,面积怎么算的。老李都回答得很细致,还用现场展示给我们讲解。接触期间也觉得老李人很实在,给了很多建议。我们觉得第一次沟通非常顺畅。前面背景介绍时,我已经说了,我们两个人,都有点较真,对于不懂的地方喜欢问到底,这次老李让我们学到了很多,我们其实已经偏向请靓佳做了。
期间也微信沟通几次,老李还建议我们看家博会什么的,只要看不要定,我们都是对靓佳很有好感的。
所以你们以为我们最后选了靓佳是吗?
我也以为是,但是没有。
谈崩的过程非常的戏剧性,周末傍晚我和老李约了下时间(白天都是跑建材跑家博会了),想晚上再细聊下,就定他家了。但是我先生沟通过程中,突然提出,能不能在完工后,等一段时间再给剩余的工钱(之前我们并没有讨论这个问题),老李就激动了,连连摆手,我们觉得这个反应太激烈了,不知道怎么回事。但是我先生还是坚持问,如果钱全给了,后面质量有问题,怎么解决?老李大意说,1公司有资质出大问题都可以提到法院;2妈妈网口碑他们非常在乎,从来没有差评;3店铺离家很近可以直接找上门。
这个时候,我们“书生气”又不合时宜的上线了,听起来就是,只有舆论压力或者法律手段来施压了,如果说出现那种,小的问题,我们还喊得动你们上门吗?很迅速回答,可以的,不行你们都可以直接上门。我们当时就是对这个回复措施不是很满意。
因为,一完工就马上交齐款,后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,没有等待期去观察,纯靠舆论施工单位的良心,或者说强硬的法律手段,都不是我们希望的,最理想的,就是说可以有部分钱压住装修公司,等一个观察期后,再支付最后的余额。
老李不废话了,直接起身说不做这单了。我们很意外,因为我们始终没有用一个强硬的态度要求,必须怎样怎样,就是在表达要求之后,问,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,可以双方各退一步的。但是老李同志就说不干了。最后走的时候大意是这么说的:你们就是不信任我们,我们最烦那种,在网上找了这个那个的来质问我们,不信任还合作什么。
行,这事就这么结了。留我们两个人在空房里面面相觑,愕然不已。没有任何缓冲。
结束后,我们自检了一番也总结了一番,靓佳的性质,有那么点装修队的意思,也就是说,老板的脾气性格,决定了一切。合胃口合眼缘的,一拍即合最好,问的多了,经验师傅觉得你是在质疑、怀疑他。但是,我们除了相信口碑相信舆论压力时,也在乎契约精神,就是你白纸黑字商量好的东西。靓佳这里,更多是,无形的相互信任。比如,第一次聊得时候,有说过,可以先开工后面再聊细节,也和我们说过,有和业主不签合同直接施工也很顺利的。这个观点,和我们的习惯是相违背的。我们就是想在未开工前,把能落实的方案、细节全落实,哪怕芝麻大的事情只要我知道我就会问(显得很啰嗦),在未知道结果前,把坏结果考虑进去,给出对策(悲观主义者……)。什么都是相互信任其实不要合同也是可以的。但是我们习惯把坏结果以及坏结果对应的措施也考虑进去。
下楼的时候,先生突然问了我一句,如果在装修期间,你和他有不同的意见,他会不会也像这样,甩手就走?我没回答。
总结下里就是,大家理念不同吧。
虽然未选择靓佳,我还是会说,这是一家不错的装修公司,只要你也是这样脾气相投的就好。另外,老板可以改进下普通话吗,我们交流起来经常是连蒙带猜的。
OK ,我的Plan B派上用场的,我找回了轩怡,提供了预计做的电位(水电是装修公司费用大头),提供了我做的全屋效果图(酷家乐免费软件),问了支付方式以及后期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(抛出我的细节要求,提出我所有的疑虑)。在线上提出要求,等待对方给我回答。轩怡的速度一如既往的快,第二天晚上就收到了报价,注意,轩怡始终保持了最开始的承诺,给总价,不给单价的方式。但还是能看到,他们收的工程管理费是比较高的,去到了14%。妈妈网里有小伙伴请了第三方监理陪签服务,把几家能拿的报价都扒了一遍的,我才有底气和轩怡讨论这个。
几次线上较量下来,我整体的感觉是,设计师文朝还是很擅长和客户打交道,我这种喜欢“打破砂锅问到底”的处女座,属于“难缠”户,竟然都没有出现发脾气或者一点点不客气的态度。你问什么我答什么,你有什么顾虑我给你什么策略。基本上算是,交流中先看中设计师,再去搜的轩怡背景。
说是在广州做了20来年,抱歉,我来广州时间太短也不从事这个行业,你说多少年就多少年吧,嗯,你家是直接和师傅签约的?挺好,公司文化还不错。哎,有个帖子说做完没多久就有小缝的呢,嗯,下面就是轩怡的回复了说马上联系上门修复,公关倒挺快。这家也用的轩怡呀,标题就是感谢轩怡的,真这么厉害?
消息有好有坏,不好判断。线上该聊的细节都差不多了,别纠结了,直接来谈价格吧。我之前做过调查,我在的小区里,其实装修需求很旺盛,地铁房+电梯房,使得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刚需搬进来,但是房龄又有20年,是必须装修的。除了本小区,周围还有大量的步梯老楼,只要搬过来就是要装修,做好我这单,等于是打了广告。老房的局改卫生间厨房修补需求也是很多的。就看你想不想在我这里做大口碑。我也不想在工艺材料上砍什么,毕竟干活的师傅吃的力气饭不容易,也怕压狠了你给我乱来,但你这七七八八的管理费什么,是不是可以退让点?
我说了各种做我们这个小区的好处,虽然总价没有压到心理预期,但也是少了一些的。我不想再花时间做选择,也确实觉得设计师文朝不错(没错,一个好员工是公司的代言人,哈哈哈),签约了。最后约定的价格7.4万。且标明上浮不得超过5%。
选择装修公司到此结束。但在这一阶段里,我想和大家提供几个信息:
1、绝大部分装修公司都是不肯线上给价格的,我的办法是,提出给总价的要求以筛选公司。同时也可以看下,装修公司能否妥善处理你提出的需求。时间多的朋友,确可以一家家上门谈,肯定到手的信息更详细。
2、装修公司半包的水电材料是不可以更换的,理由是,埋在里面的料,如果以后出问题不知道是谁的。用料好坏,自己判断。
3、第一次量房前,把自己的需求想好,尽可能向设计师提出各种问题,在对方应对你的要求或者提问的时候,至少可以判断出沟通能力。不放心的,多找两家,提出相同的问题,看不同的装修公司回答的情况,再综合判断。
大规模的装修公司,流程化管理过的人,做事条理性好一点,能比较快的点对点讨论问题(有木有和对方聊着聊着就不是讨论问题本身的经历?),流程更全面点。反过来,如果是装修队或者小规模装修公司,好不好就看领队人的脾气和性格,个人因素不够稳定,所以,可能会超出一般装修公司的水平,也可能会低于。
选完了装修公司,但我不会讲我选的就是好的,我要说的是,选择装修公司,就是一个运气事。因为到这个阶段接触到的是设计师,我们按最正常的思路去推,一个读完大学的,所学专业是设计类的,又懂点施工工艺,相比那些师傅,算是知识分子了。你和“文化人”打交道肯定容易点,但是,最后你家搞成什么样子,用的料是不是约好的,工艺有没有偷懒,还是那些靠手艺吃饭的师傅做的。
所以……以我为案例检验轩怡!我会天天回去看,及时更新进度,拭目以待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