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修准备 (1) : 旧宅详情

对荔湾的感情要追溯到十二年以前:在我十岁那年,父母咬牙贷款买下了这栋房子,当时的房价并不贵,但按当时父母的收入水平,买房还是很艰难。然而,很庆幸父母在荔湾买了房,小时候在西关的这十年,是我最快乐的十年;六年级的小学生转眼间成了大学生,小区外的主干道也从十分钟没有一辆车经过,开始变得拥堵不堪。时间能让少年成长为青年,也能让原本崭新的房子变得破旧不堪。慢慢的家里不断开始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:功能布局不合理、基础设施老化、原有的装修材料质量低下、一层客厅过于潮湿导致家具损坏……最终因为主落水管老化开始漏水这个原因,家里不得不开始考虑是重新买房还是就地翻新这个问题。


在此期间也不断的去参观了解许多新开发的楼盘,但看得越多就越发觉还是喜欢老城区的生活,善的生活配套设施、便利的交通、房子本身的楼层数少,停车方便,再加上对它充满了感情,这都是新建小区达不到的。最终我们打消了重新买房的念头,开始全力以赴为翻新做准备。


装修准备 (2) : 重新设计

翻新的第一步当然是要找到一位适合的设计师。大型的装修公司,小型的工作室,我们都了解过,但一直没有找到能让自己满意的方案或者报价。最终我们想到了为老宅第一次装修时的设计师袁老。虽然过了十年但一直还是保持着联系,期间也参观过他的作品;他对细节的把控,空间的合理布置都打动着我们。也最终促成了这次合作。



改造的第一步当然是重新考虑平面功能的布局。

原有问题:

1.客厅面积过于宽敞,没有围合感导致人不想在此区域久呆。

2.一楼客厅接地没有做防潮处理,导致回南天异常潮湿(抽湿机一个多小时就要抽满一箱水)。

3.储物空间严重不足,许多杂物没有地方放置,衣服基本都是堆放在沙发上。

4.二层书房位置空高过高,虽有玻璃透明天窗采光但不通风不隔热。

5.二楼卧室区域没有饮水区域,洗水果、接饮用水都要在卫生间或是下楼。

6、餐厨区被客卫、锅炉房、内阳台所分割,空间比较局促。

7、洗衣房动线设计不合理,要出大门进入车库最终才能抵达洗衣房。


其实早在2017年的时候,母亲就抱着试一试心态委托袁老帮忙看看功能布局改造的可行性。所以这样算来,在平面方案阶段我们就用了两年的时间来琢磨;这期间方案也在不停的修改完善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使用者在空间中有最完美的体验。几版方案下来,我们初步确定了:


1.提高一层使用率,打造出多功能的空间(会客与书廊)

2.引入中西厨概念 

3.打开二层天窗,改为可通风的老虎窗并加层隔出阁楼,把原有书房变为家庭厅

4.卧室变成两间带卫生间的套房,并增加家庭衣帽间 

5.在最后为了家中老人的便利,下定决心把室内车库改为了带卫生间的老人房。

最终在2019年的11月确定了最终的改造方案,这其中也包含了我们作为使用者的诸多建议。


改动后的平面布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!暂且看看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