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修准备 (1) : ——前情提要:买房——

我正在参加妈网装修日记大赛,分享我家的装修过程,与大家一起共同打造dream house!开贴写日记,找小编加编号,更新有礼,还能入交流群与日记达人讨教装修经验,是个神奇大陆~你也来一起写日记吧,攻略在这:http://www.gzmama.com/thread-5517793-1-1.html


——前情提要:买房——


为了开贴写装修日记,我回忆了这次买房的大概经历,才发现这真是一段漫长的故事……


2018年底,当时还是男朋友的队友和我一起回了趟家,回广州后就开始大概考虑买一套自住房的事情,听说东晓南是洼地,于是周末没事就在那一带转转,看了好些楼盘,虽然价格确实还可以接受,但是每次到了认真考虑的时候,周边环境和老破小的情况还是让我们狠不下心。看了一阵之后,就决定放弃考虑了。那一阵拉拉杂杂东看看西看看,新港西、滨江东都看了好些。2019年初,开始比较认真考虑买房这件事,两人上班地点一个在天河,一个在海珠,于是把房子地段考虑在8号线。先是在琶洲站和磨碟沙站看了一些,当时队友为了说服我重点考虑那一带,还专门带我考察了那一片建设中的高楼大厦,未来的CBD,看完确实激动人心,哈哈,无奈那一带可选的很少,预算内的都是比较旧的楼梯楼,去看了几次之后,在脑海中设想了很多次有了小孩之后的生活,觉得还是需要找个生活氛围更浓的地方,毕竟是自住房,满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应是第一考虑,周边环境和配套是否成熟,变成很重要的考虑因素。

后来一次偶然机会看到现在买的这套房,两人都非常喜欢,通风采光都很好,虽然楼龄也挺长,但是单边位双阳台满足了我们的小偏好。虽然因为种种原因,交易过程耗时很长很长,中间我们也断断续续一直在看,基本上把8号线好几个站周边的情况都了解了,预算也比一开始设定的增长了三分之一,经历多很多很多次的心情起伏,尤其是工作忙起来无暇他顾的时候,但是最终还是顺利买到一开始就看中的房子。


17年初买第一套房的时候太过轻率,于是买这第二套房的时候,还是多了很多考虑,尤其是两个人关注点不同也能互相提醒,避免一时冲动就买买买。虽然是个漫长的过程,但是对这第一套自住房,我们还是很满意的。


1月7日正式收楼,和原先预计的差不多。但因为年底我和队友各自忙碌,顾不上装修的事。没想到到了月底,春节到来之际,yi情突然席卷而来。春节假期基本都在关注yi情,直到2月10号回广州后,才陆续开始为装修做准备。由于原来住的地方附近有病例,于是和队伍商量后决定暂时搬到这边来住,刚好可以一边体验一边想想装修的需求(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,比如对通风的想法是住过体验之后才更清晰,而不会轻易被设计师带跑偏~哈哈~)。


在此要大大感谢妈网。队友从买房开始就经常在妈网上潜水,对妈网默默感激。这次准备装修的时候,队友从一开始就让我开了妈网账号潜水学习。先是看帖子,然后进了装修群,这个过程让我体验到妈网平台的强大和麻油们的强大,哈哈,感谢互联网让我遇到大家O(∩_∩)O  从看帖子开始,发现需要先系统了解下装修的基础知识,于是把帖子里出现频率较高的书都买了,尤其推荐姥姥的《这样装修不后悔》《这样装修省大钱》,还有《小家越住越大》123。然后就是潜水在群里学习,还有逛逛建材市场。其实一开始只准备简单翻新下水电,然后围绕这个基本需求一点点调整,没想到最后确定下来的方案已经接近全部翻新了。


——选择装修公司——


1.装修队。年前同事介绍了一个熟悉的装修队,在同个小区做过的,量了房报了价,年后回来遇到疫情,装修的事就搁下了,刚好也多出时间来多对比几家。总体感觉,这个装修队的报价并没有比装修公司便宜多少,而且报价单做得比较简单,怕没有备注清楚的问题,后期增项会比较多,后来就没有选了。


2.QJ。设计师肖工很负责,专门针对我家厨房较小的问题,出了好几个调整方案,很有心,本来也是重点考虑,可惜后来还是因为预算有限,只能放弃了。


3.YZ。之前在妈网群里潜水的时候,听过很多群友推荐的一家。跟设计师接触,感觉也比较专业严谨,量房过程中仔细确认了很多细节问题。可惜报价也是超出预算较多,十动然弃……TT


4.喜迎门。在妈网群签收的时候认识到同小区另一位邻居,也是准备装修,得知她家找了喜迎门,也赶紧约了量房,谈下来设计、预算都和原先设想比较接近,于是就定下来了!